水調歌頭 · 宴張右丞遂初園
園林足佳勝,鐘鼓樂時康。去天尺五韋杜,此日漢金張。誰似主人好客,暫趁金華少暇,尊俎共徜徉。三館盡英雋,簪履玉生光。
眺東臺,登北榭,宴南堂。露涼玉簪零亂,竹靜有深香。醉聽新聲金縷,愛仰東山雅量,清賞興何長。高詠遂初賦,松柏鬱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鼓:古代用於報時或慶典的樂器。
- 時康:時世太平。
- 韋杜:指韋曲和杜曲,唐代長安的兩個地名,因韋、杜兩大家族而得名,這裡借指高門貴族。
- 金華:指華美的服飾,這裡比喻尊貴。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裡指宴蓆。
- 徜徉:自由自在地行走。
- 三館:指國子監、太學、四門學,這裡泛指學府。
- 英雋:才華出衆的人。
- 簪履:指貴族的服飾。
- 玉生光:形容人光彩照人。
- 東台、北榭、南堂:園林中的建築名稱。
- 金縷:指金縷衣,這裡指美妙的音樂。
- 東山:指隱居之地,這裡比喻高雅的生活。
- 雅量:寬宏的氣度。
- 清賞:高雅的訢賞。
- 遂初賦:指表達歸隱之意的賦文。
- 松柏:常綠樹木,象征長壽和堅靭。
繙譯
園林美景足以令人陶醉,鍾鼓聲中慶賀時世太平。離天衹有一尺之遙的韋曲和杜曲,今日如同漢代的金張貴族。誰能有主人這般好客,趁著華服少有的閑暇,與賓客們在宴蓆上自由自在地行走。學府中盡是才華橫溢的人,貴族的服飾光彩照人。
登上東台,遊覽北榭,宴會在南堂。露水涼爽,玉簪花零亂,竹林靜謐,散發著深邃的香氣。醉意中聆聽新聲金縷,敬仰東山般的高雅氣度,清雅的訢賞興致何其長久。高聲吟詠表達歸隱之意的賦文,松柏鬱鬱蔥蔥,蒼蒼茫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張右丞遂初園中的宴會盛況,通過對園林美景、宴會氛圍和賓客風採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時世的太平與主人的好客。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韋杜”、“金華”、“東山”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結尾的“松柏鬱蒼蒼”不僅描繪了園林的自然景色,也象征著主人的高潔品格和長壽願望,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主人高雅情操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