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蔣清隱
門外好山千萬重,翠濤百頃羅雲鬆。細水幽回雜花遠,三徑修竹來秋風。
靈籟泠泠動清操,世外紅塵飛不到。白月流光抱石臺,高人瀟爽長吟嘯。
起居閒閒趣有餘,看山看水還看書。木瓢滿酌示真率,不知軒冕爲何如?
太華終南青未了,北山移文爲誰道?君不見孤竹夷齊久寂寥,首陽薇蕨今荒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籟(líng lài):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瀟爽:形容人風度翩翩,舉止自然大方。
- 閒閒(xián xián):悠閒自得的樣子。
- 真率:真誠直率。
- 軒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門時所穿戴的車馬服飾,這裏指高官顯貴。
- 太華終南:指華山和終南山,都是中國著名的山脈。
- 北山移文:指《北山移文》,是南朝文學家孔稚珪創作的一篇駢文,諷刺假隱士。
- 孤竹夷齊:指孤竹國的兩位賢人夷齊,他們因不願屈服於商紂王而隱居。
- 首陽薇蕨:指首陽山上的薇蕨,傳說中夷齊隱居時所食之物。
翻譯
門外有無數美麗的山峯,翠綠的波浪覆蓋着百頃松林。細小的水流在幽深之處迴旋,雜花盛開在遠處,秋風中修竹搖曳。
自然的聲音清脆悅耳,動人心絃,彷彿世外的紅塵無法觸及這裏。月光如流水般擁抱石臺,高雅的人在這裏自然地吟詠長嘯。
生活悠閒自得,樂趣無窮,既看山看水,也沉浸在書海中。用木瓢滿滿地酌酒,表達真誠直率,不知道高官顯貴的生活是怎樣的。
華山和終南山青翠連綿,北山移文的故事又爲誰而說?你難道沒看見孤竹國的夷齊早已寂寥,首陽山上的薇蕨如今也只剩下荒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遠離塵囂的山林隱居圖,通過「門外好山」、「翠濤百頃」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靈籟泠泠」、「白月流光」等句,以聲音和光影的細膩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結尾處通過對歷史典故的引用,表達了對古代賢人隱居生活的敬仰,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批判。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然、遠離塵世的高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