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嘉父

· 王惲
新知雖樂道彌親,樽酒燈前便故人。 時宦盡從間處著,浩歌還愛醉時真。 紅蓮幕府名兼隱,春草池塘句有神。 恨煞百門山下水,錦波流不到東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知:新結交的朋友。
  • 樽酒:酒杯中的酒,泛指酒。
  • 時宦:當時的官員。
  • 浩歌:大聲歌唱,此處指豪邁的歌聲。
  • 紅蓮幕府:指高官顯貴的府邸。
  • 春草池塘:春天的草地和池塘,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色。
  • 恨煞:非常遺憾或怨恨。
  • 百門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東秦:指東方,可能是指詩人的故鄉或特定的地方。

翻譯

新結交的朋友雖然讓人快樂,但談論道義時更顯親近,酒杯前的燈光下,彷彿又見到了舊日的朋友。當時的官員們都在閒暇之餘尋找樂趣,而我則喜歡在醉意中大聲歌唱,表達真實的自我。紅蓮般的幕府既顯赫又隱祕,春草池塘邊的詩句充滿了神韻。我非常遺憾,百門山下的美麗水波,卻無法流到東方的秦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新舊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官場生活的超然態度。詩中「新知雖樂道彌親」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新朋友的喜愛,也體現了對道義的重視。後文通過「樽酒燈前便故人」等句,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共飲的溫馨場景,以及對醉後真情的嚮往。最後兩句則抒發了對遠方故鄉的思念與遺憾,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