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吳門王治中元俞都中參政伯大孫先人同榜
君家兩參預,漢代韋平氏。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乃祖忠文公,補天扶國是。
乃父敬憫侯,浮海將使指。
直諫炳遺藁,大節燁信史。
神遊天地間,不亡何謂死。
先人前甲戌,忠文榜下士。
一升上雲端,一沉墮井底。
老夫近乙亥,敬憫守吾裏。
朱轓過桐江,共飲釣臺水。
英英玉樹郎,世濟元凱美。
忠文既有孫,敬憫又有子。
邂逅忽相逢,不意聞正始。
貯胸踰萬卷,運肘動百紙。
華年弱冠近,緊官半刺比。
長風破巨浪,未易測涯涘。
契好詎敢論,臭味差足恃。
異時吳閶遊,小舟或一艤。
相門復生相,貽厥有如此。
乃知吾家兒,不過豚犬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參預:參與政事,指在政治上有重要地位。
- 韋平氏:指漢代的韋賢和平當,兩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 補天扶國:比喻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 使指:使者的職責。
- 直諫:直言進諫。
- 遺藁:遺留下來的文稿。
- 大節:重要的節操或行爲。
- 燁:光輝燦爛。
- 信史:真實可信的歷史記錄。
- 神遊:精神或靈魂的遊歷。
- 不亡何謂死:意指精神永存,不因肉體的死亡而消逝。
- 甲戌: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朱轓:紅色的車簾,指高官的車駕。
- 釣臺水:指桐江的水,釣臺是桐江上的一個地名。
- 玉樹郎:比喻年輕才俊。
- 元凱:指有才德的人。
- 正始:指正統的開始,這裏指正統的學問或思想。
- 貯胸:心中積累。
- 運肘:指寫作時手臂的動作,比喻寫作迅速。
- 華年:青春年華。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這裏指年輕。
- 緊官:指擔任重要職務。
- 半刺比:指官職不高但有實權。
- 長風破巨浪:比喻有遠大的抱負和能力。
- 涯涘:邊際,極限。
- 契好:深厚的友情。
- 臭味:這裏指志趣相投。
- 貽厥:遺留給後代。
- 豚犬:比喻平庸無能的人。
翻譯
你家兩位先輩在漢代就像韋賢和平當一樣參與政事。留耕而耕存,只有這樣才能像他們一樣。你的祖先是忠文公,他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你的父親是敬憫侯,他曾作爲使者出使海外。他們的直言進諫和重要節操都記錄在光輝燦爛的信史中。他們的精神在天地間遊歷,他們的精神永存,不因肉體的死亡而消逝。我的先人在前一個甲戌年,是忠文榜下的士人。一個上升到雲端,一個沉入井底。我在近一個乙亥年,敬憫守在我的家鄉。朱轓經過桐江,我們一起飲用了釣臺的水。你是一位英俊的年輕才俊,繼承了元凱的美德。忠文公有你這樣的孫子,敬憫侯有你這樣的兒子。偶然相遇,沒想到能聽到正統的學問。你心中積累了無數的知識,寫作迅速,動筆就能寫出百紙文章。你青春年華近二十歲,擔任重要職務但官職不高。你有遠大的抱負和能力,未來不可限量。我們的友情深厚,志趣相投。將來你去吳閶遊歷時,或許可以一起乘小舟。相門再出相才,你的後代將會如此優秀。相比之下,我的兒子不過是平庸之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吳門王治中元俞都中參政伯大孫先人家族歷史的回顧,展現了其家族的輝煌與榮耀。詩中,「忠文公」與「敬憫侯」的形象被塑造得崇高而偉大,他們的精神與事蹟被讚頌爲不朽。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年輕一代的期望與讚美,認爲他們繼承了先輩的美德與才華,未來必將有所作爲。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是對過去的緬懷,也是對未來的憧憬。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偈頌五首 其一 》 —— [ 宋 ] 釋了悟
- 《 舟中元夕偶談郡中舊事 》 —— [ 明 ] 袁宏道
- 《 七月望夕大參鄭邦用僉事蔡景明戢敬之邀遊赤壁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中元送蔡樊二都尉謁陵用草庭都尉韻 》 —— [ 明 ] 程敏政
- 《 恱霽亭即景 》 —— [ 清 ] 弘歷
- 《 七月望宿府学口占一絶呈梁先生伯益是夜月既蚀濠梁卫随班行礼 》 —— [ 明 ] 鄭真
- 《 華嚴院西軒見芍藥兩枝追想吉祥賞花慨然有感寄呈才翁 》 —— [ 宋 ] 蔡襄
- 《 霜天晓角 其八 寿贾教 》 —— [ 宋 ] 劉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