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
薊北三千里,關西二十年。
馮唐猶在漢,樂毅不歸燕。
人同黃鶴遠,鄉共白雲連。
郭隗池臺處,昭王尊酒前。
故人當已老,舊壑幾成田。
紅顏如昨日,衰鬢似秋天。
西蜀橋應毀,東周石尚全。
灞池水猶綠,榆關月早圓。
塞雲初上雁,庭樹欲銷蟬。
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北(jì běi):指古代的薊縣,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即今陝西省一帶。
- 馮唐:漢代名臣,此處指其長壽。
-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此處指其未能歸燕。
- 黃鶴:傳說中的神鳥,象徵高遠。
- 郭隗:戰國時期燕國的賢士。
- 昭王:指燕昭王,曾重用郭隗。
- 舊壑:指故鄉的山谷。
- 紅顏:指年輕時的容顏。
- 衰鬢:指年老時頭髮變白。
- 西蜀:指今四川省一帶。
- 東周:指周朝的東遷,即洛陽一帶。
- 灞池:指灞水,流經長安的一條河流。
- 榆關:指山海關,古代的邊關。
- 潸然:流淚的樣子。
翻譯
在薊北三千里外,關西已有二十年。 馮唐仍在漢朝,樂毅卻未歸燕。 人們如同遠飛的黃鶴,故鄉與白雲相連。 郭隗的池臺之處,昭王尊酒之前。 故人應當已經老去,舊時的山谷幾乎變成了田地。 紅顏彷彿昨日,衰鬢卻似秋天的落葉。 西蜀的橋或許已毀,東周的石頭尚且完整。 灞池的水依舊碧綠,榆關的月亮早早圓潤。 塞外的雲初上雁影,庭中的樹欲銷蟬聲。 送你回到舊國,揮淚獨自潸然。
賞析
這首詩是盧照鄰送別幽州陳參軍赴任時所作,通過對比古今、故鄉與異鄉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如馮唐、樂毅、黃鶴、郭隗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末句「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更是深情地表達了對友人的不捨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