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陽崔明府

· 盧綸
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 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 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 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唳(hè lì):鶴的叫聲。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中流:河的中央。
  • 懸聞:傳聞。
  • 訛俗:不良的風俗。
  • 邴曼:人名,可能指崔明府的別稱或字。

翻譯

清晨,鶴在蘆葦叢中啼叫,我在河中央看到了楚城。 波浪因風停而平靜,山間的月光依然皎潔。 廢棄的道路旁開滿了荒野的花木,歸鄉的人在古老的營地種植。 傳聞中,他正在糾正不良的風俗,而邴曼的名字也因此更加響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晨河邊的寧靜景象,通過鶴鳴、蘆葦、波浪、月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嚮往。結尾提到「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則表達了對崔明府(邴曼)正直品行的讚揚,以及對其在民間良好聲譽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人文關懷。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