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校書從軍

· 錢起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寧唯玉劍報知己,更有龍韜佐師律。 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燕南春草傷心色,薊北黃雲滿眼愁。 聞道輕生能擊虜,何嗟少壯不封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雁門太守:指雁門郡的行政長官。雁門,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 麟閣:古代指藏書之處,這裏指書生。
  • 投筆:比喻棄文從武,投身軍旅。
  • 玉劍:寶劍的美稱,這裏象徵武士的忠誠與勇敢。
  • 龍韜:古代兵書《六韜》中的一篇,這裏指軍事策略。
  • 師律:軍隊的紀律。
  • 御溝:皇宮周圍的護城河。
  • 刀頭:刀的尖端,這裏比喻軍人的職責和危險。
  • 燕南:指燕國南部,今河北省一帶。
  • 薊北:指薊州北部,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輕生:不顧生命危險。
  • 擊虜:打擊敵人。
  • :嘆息。
  • 封侯:古代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這裏指功成名就。

翻譯

雁門太守能夠愛惜賢才,麟閣中的書生也願意棄文從武。 不僅用寶劍來報答知己,更有精妙的軍事策略來輔佐軍紀。 離別的馬兒連聲嘶鳴,穿過御溝,家人幾夜都在盼望軍人的歸來。 燕南的春草映出傷心的顏色,薊北的黃雲滿眼都是憂愁。 聽說有人不顧生命危險去打擊敵人,爲何嘆息年輕時不曾功成名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書生棄文從武,投身軍旅的豪情壯志。詩中通過對雁門太守愛賢、書生投筆從戎的讚美,展現了主人公的忠誠與勇敢。同時,通過描寫離別場景和邊塞風光,表達了詩人對軍人職責和邊塞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後,詩人通過對輕生擊虜和少壯不封侯的對比,抒發了對功名的渴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壯志豪情和邊塞風情。

錢起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