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懷古

· 劉滄
野燒原空盡荻灰,吳王此地有樓臺。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來。 白鳥影從江樹沒,清猿聲入楚雲哀。 停車日晚薦蘋藻,風靜寒塘花正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洲:在今江蘇蘇州西南,是春秋時吳國的苑囿所在。
  • 野燒:野火。
  • 荻(dí)灰:荻草燃燒後的灰燼。荻,一種類似蘆葦的草本植物。
  • 薦(jiàn):進獻。
  • 蘋(pín)藻:兩種水草,古人常採作祭祀之用 。

翻譯

原野上野火燃盡,只剩下荻草的灰燼。當年吳王曾在此地建造了許多亭臺樓閣。千年歲月匆匆流逝,那些人事都已消失,人又在哪裏呢?半夜明月高懸,潮水依舊自顧自地涌來。白色鳥兒的身影在江邊樹林中漸漸消失,清澈的猿猴啼聲傳入楚地的雲中,彷彿帶着無盡的哀傷。天色已晚,我停下車子,獻上蘋藻來憑弔古人,這時風平浪靜,寒冷的池塘中花朵正在靜靜綻放。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懷古詩,詩人通過對長洲古蹟的描寫,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首聯以「野燒原空盡荻灰」描繪出一幅衰敗荒蕪的景象,與曾經吳王在此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頷聯「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來」,以時間的久遠和自然的永恆,突出人事的變幻無常,頗具哲理意味,明月下潮水依舊,而曾在此的人早已消失不見,引發對歷史興衰的思考。頸聯「白鳥影從江樹沒,清猿聲入楚雲哀」,用白鳥、江樹、清猿、楚雲等自然景物,營造出一種孤寂、哀愁的氛圍,襯托出詩人內心的憂傷。尾聯「停車日晚薦蘋藻,風靜寒塘花正開」,在傍晚時分,詩人停車憑弔,在平靜中略帶一絲希望,寒塘花開似乎給予了這荒蕪歷史一絲生機。全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將歷史的滄桑感與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語言凝鍊,意境深遠 。

劉滄

唐汶陽人,字蘊靈。體貌魁梧,善飲酒,尚氣節,好論古今事。工詩,尤長七律。屢舉進士,宣宗八年方及第,時發已白。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有《劉滄詩》一卷。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