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題金山寺:在金山寺過夜時所作的詩。
- 劉滄:唐代詩人。
- 一點青山:指遠處的一座青山。
- 危:高聳。
- 雲巖:被雲霧繚繞的山岩。
- 不掩:不遮擋。
- 星期:星辰的排列,這裏指星空。
- 海門:指江河入海口。
- 煙樹:被霧氣籠罩的樹木。
- 潮歸:潮水退去。
- 江面山樓:江邊的山樓。
- 月照時:月光照耀的時刻。
- 獨鶴唳空:孤獨的鶴在空中鳴叫。
- 秋露下:秋天的露水落下。
- 高僧入定:高僧進入冥想狀態。
- 夜猿知:夜晚的猿猴知道。
- 蕭疏:稀疏,冷清。
- 水木清鍾梵:水聲、木聲與鐘聲、梵音交織。
- 顥氣寒光:清冷的空氣和寒光。
- 動石池:使石池中的水波盪漾。
翻譯
遠處的青山高聳,翠色顯得格外危險,雲霧繚繞的山岩並未遮擋住星空的美麗。海口的煙霧和樹木在潮水退去後顯得朦朧,江邊的山樓在月光照耀下顯得格外幽靜。孤獨的鶴在秋露中鳴叫,高僧在夜晚冥想,猿猴也知曉這一切。稀疏的水聲、木聲與鐘聲、梵音交織,清冷的空氣和寒光使石池中的水波盪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山寺夜晚的靜謐與神祕。通過遠山、星空、潮水、月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獨鶴唳空」與「高僧入定」相映成趣,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禪意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山水詩的典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