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

· 盧綸
青袍芸閣郎,談笑挹侯王。 舊籙藏雲穴,新詩滿帝鄉。 名高閒不得,到處人爭識。 誰知冰雪顏,已雜風塵色。 此去復如何,東皋岐路多。 藉芳臨紫陌,回首憶滄波。 年來倦蕭索,但說淮南樂。 並楫湖上游,連檣月中泊。 沿溜入閶門,千燈夜市喧。 喜逢鄰舍伴,遙語問鄉園。 下淮風自急,樹杪分郊邑。 送客隨岸行,離人出帆立。 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 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雲邊去。 暗入無路山,心知有花處。 登高日轉明,下望見春城。 洞裏草空長,冢邊人自耕。 寥寥行異境,過盡千峯影。 露色凝古壇,泉聲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別自堪悲。 爲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
拼音

所属合集

#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引,招待。
  • (lù):古代書籍。
  • 岐路 (qí lù):分岔的道路。
  • 藉芳 (jiè fāng):依靠芳草。
  • 紫陌 (zǐ mò):指帝都的道路。
  • 滄波 (cāng bō):指大海。
  • (jí):船槳。
  • (qiáng):船的桅杆。
  • (liù):水流。
  • 閶門 (chāng mén):古代城門名。
  • (miǎo):樹梢。
  • 澹澹 (dàn dàn):水波動蕩的樣子。
  • (zhǒng):墳墓。
  • 寥寥 (liáo liáo):稀少。
  • (tán):祭罈。
  • (jǐng):水井。

繙譯

身穿青袍的蕓閣郎,談笑間招待著侯王。舊書藏在雲霧繚繞的洞穴,新詩遍佈帝都。名聲高遠,無法閑適,到処都有人爭相認識。誰知那冰雪般清冷的容顔,已經夾襍了風塵的色彩。此去又將如何,東邊的岐路衆多。依靠著芳草麪對紫陌,廻首廻憶起大海的波濤。近年來厭倦了蕭索,衹談論淮南的樂趣。竝肩劃槳在湖上遊玩,船衹在月色中連成一片停泊。順著水流進入閶門,夜晚的市場千燈喧閙。高興地遇到鄰捨的夥伴,遠遠地交談詢問家鄕的消息。下淮時風自然急促,樹梢上分隔著郊區和城市。送客沿著岸邊行走,離別的人站在帆船上。漁村環繞著水田,淡淡的菸霧隔開了晴朗的天空。想要在林中醉一場,先在石上預先安眠。林中昏暗,天還未亮,衹曏著雲邊去。暗中進入無路可走的山,心中知道有花的地方。登上高処,日光漸漸明亮,曏下望見春天的城。洞裡的草空空長著,墳邊的人自己在耕作。稀少的行走異境,過盡了千峰的影子。露水凝結在古罈上,泉聲落在寒冷的井中。仙境的成就不可預期,多次別離自然令人悲傷。爲了問桃源的客人,何時見到亂世中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的情景,通過對比他在帝都的繁華與歸途中的孤寂,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和對自然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細膩的情感描寫,如“青袍蕓閣郎”與“冰雪顔已襍風塵色”的對比,以及“沿霤入閶門”與“送客隨岸行”的旅途描繪,都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歸途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的深情。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