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劉叔正王道思李邦良登報恩寺浮圖

隱隱荊門水,紛紛海上山。 身猶依禁闕,目已極河關。 檐日千巖散,窗雲五色還。 同來霄漢裏,獨喜淨塵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門:指荊州的城門,這裏代指荊州。
  • 海上山:指遙遠的山嶽。
  • 禁闕(jìn què):皇宮的大門。
  • 河關:指長江關口。
  • :房檐。
  • 千巖:形容山勢崇峻。
  • 霄漢(xiāo hàn):天空。
  • 淨塵顏:指清秀的容顏。

翻譯

荊州的水流隱隱約約,遙遠的山巒層層疊疊。 身體雖然在皇宮之中,目光卻已經飄到了長江口。 房檐上的日光映照着千山萬壑,窗外的雲彩變幻出五彩斑斕的景象。 和你一起來到了天空之中,我獨自欣喜於你清秀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另一位同道者一同登上報恩寺的浮圖,眺望遠方的風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豁達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清新美麗的景色的喜愛。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