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 沈周
五十三回送歲除,世情初熟鬢應疏。 事能容忍終無悔,心絕安排便自如。 立券每賒扶病藥,作緘因借養生書。 親羹坐雪肥鮮少,索畫人來喜饋魚。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除夜:除夕之夜,即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
  • 世情初熟:指對世事的認識和理解逐漸成熟。
  • 鬢應疏:鬢髮應該變得稀疏,指年紀漸長。
  • 容忍:忍耐,寬容。
  • 心絕安排:心中不再有任何安排或計劃,指心態自由自在。
  • 立券:簽訂契約。
  • :賒欠,即先取物後付款。
  • 扶病藥:治療疾病的藥物。
  • 作緘:寫信。
  • 養生書:關於養生的書籍。
  • 親羹:親自烹製的羹湯。
  • 坐雪:比喻生活清苦。
  • 肥鮮少:指食物豐盛鮮美的情況少。
  • 索畫人:請求作畫的人。
  • 喜饋魚:高興地贈送魚。

翻譯

五十三次迎來歲末的夜晚,我對世事的理解逐漸成熟,而鬢髮也應當變得稀疏。 在處理事務上,我學會了容忍,因此心中始終沒有後悔;我放下了所有的安排,心態變得自由自在。 我常常簽訂契約賒欠藥物來治療疾病,也爲了養生而寫信借閱相關的書籍。 親自烹製的羹湯雖然因生活清苦而少有豐盛鮮美,但當有人來請求我作畫時,他們高興地贈送給我魚,這讓我感到歡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沈周在五十三歲時的感慨與生活態度。詩中,「世情初熟鬢應疏」一句,既反映了詩人對世事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後文通過「容忍」與「心絕安排」展現了詩人的豁達與自在,體現了其超脫世俗的心態。最後兩句則描繪了詩人的日常生活,儘管物質條件不豐,但精神上的滿足與喜悅溢於言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積極態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