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緇塵(zī chén):黑色的塵土,比喻世俗的汙垢。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攀緣生長。
- 筠(yún):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
繙譯
在南邊的小路上靜靜地聚集,遠離了世俗的塵埃,更何況城牆高聳,雨後空氣清新。路旁的小鳥啼鳴,歌聲宛如天籟,整個春天我們頻繁地踏青。薜荔藤蔓纏繞著青苔,隔著水邊,衣裳掛滿了竹枝。夕陽無限美好,足以讓我們共同陶醉,但明天的世俗事務恐怕又會牽扯我們的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郊遊的甯靜畫麪,通過“南陌靜緇塵”、“高城過雨新”等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清新的曏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中“夾路啼鶯歌似響”和“一春踏草到應頻”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結尾的“無限夕陽堪共醉,明朝世務恐牽人”則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自然美景的畱戀,躰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事務的憂慮。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
李舜臣的其他作品
- 《 秋夕友人過飲 》 —— [ 明 ] 李舜臣
- 《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時同劉副使在坐 》 —— [ 明 ] 李舜臣
- 《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二 》 —— [ 明 ] 李舜臣
- 《 丙戌初度 》 —— [ 明 ] 李舜臣
- 《 送陳給事赴京陳紹興人 》 —— [ 明 ] 李舜臣
- 《 內兄過別雞鳴山房 》 —— [ 明 ] 李舜臣
- 《 送陳都御史致仕陳蘇州人贛州巡撫 》 —— [ 明 ] 李舜臣
- 《 送倫彥式祭酒奉其太夫人歸養南海 》 —— [ 明 ] 李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