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成臺

曾聞韶樂奏,鸞鳳此來儀。 仙馭杳然去,高臺空在茲。 山容如削玉,泉響雜哀絲。 猶似聆餘韻,臨風一解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韶樂:古代的一種音樂,相傳爲舜帝所作。
  •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吉祥的徵兆。
  • 來儀:古代成語,形容神鳥飛翔的儀態,比喻吉祥的徵兆。
  • 仙馭:仙人的車駕,這裏指仙人。
  • 杳然:形容深遠,不見蹤影。
  • 削玉:形容山峯陡峭,如同削成的玉石。
  • 哀絲:悲傷的琴聲。
  • 餘韻:餘音,指音樂或聲音的餘韻。
  • 解頤:開顏歡笑。

翻譯

曾聽說韶樂奏響,鸞鳳因此飛來展現吉祥。 仙人的車駕已遠去,只留下這座空蕩的高臺。 山峯陡峭如削成的玉石,泉水聲中夾雜着悲傷的琴聲。 彷彿還能聽到那餘音,站在風中不禁開顏歡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九成臺的所見所感。詩中,「韶樂」與「鸞鳳」象徵着古代的祥和與吉祥,而「仙馭杳然去」則表達了詩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與對現實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山容和泉響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略帶哀愁的氛圍,最後以「聆餘韻,臨風一解頤」作結,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回憶的留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慰藉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與自然的深刻感悟。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