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警

金繒徒自誤和戎,究竟殊無五利功。 聞道匈奴頻牧馬,可憐戰士盡如熊。 南侵苜蓿肥□廄,西望葡萄絕漢宮。 漫恃居庸天外險,古來形勝至今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繒(jīn zēng):指金銀和絲綢,這裏泛指財物。
  • 和戎:指與外族和平相處。
  • 五利功:指戰爭中的五種利益,這裏指戰爭帶來的好處。
  • 匈奴: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
  • 牧馬:放牧馬匹,這裏指匈奴的軍事活動。
  • 戰士盡如熊:形容戰士勇猛如熊。
  • 苜蓿(mù xu):一種牧草,這裏指匈奴的牧場。
  • (jiù):馬棚。
  • 葡萄:這裏指西域的特產,象徵着西域的富饒。
  • 漢宮:指漢朝的宮殿,這裏代表中原地區。
  • 居庸:指居庸關,古代長城的重要關口。
  • 形勝:指地理形勢的優越。

翻譯

金銀和絲綢徒勞地用於和外族和平相處,最終並沒有帶來戰爭中的五種利益。聽說匈奴頻繁地在牧馬,可憐我們的戰士都勇猛如熊。南邊匈奴的牧場苜蓿茂盛,西望西域的葡萄卻無法進入漢宮。雖然依賴居庸關的天險,但自古以來的地理優勢至今仍然相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和戎政策的批評和對戰士英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邊防安全的擔憂。詩中「金繒徒自誤和戎」一句,直接指出了和戎政策的無效,而「聞道匈奴頻牧馬,可憐戰士盡如熊」則進一步以匈奴的軍事活動和戰士的勇猛對比,突顯了邊疆的緊張局勢。後兩句通過對南邊苜蓿和西域葡萄的描寫,暗示了邊疆的富饒與中原的隔閡。最後一句「漫恃居庸天外險,古來形勝至今同」,則是在提醒人們,雖然地理形勢優越,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全的深切關懷。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