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行

· 孟郊
衆䖟聚病馬,流血不得行。 後路起夜色,前山聞虎聲。 此時遊子心,百尺風中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éng):古代對蚊子的稱呼。
  • (jīng):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這裡比喻遊子的心緒。

繙譯

衆多蚊子聚集在病馬周圍,使得它流血不止,無法前行。夜色降臨,後路變得昏暗,而前方的山中傳來虎的吼聲。此時,遊子的心如同百尺高空中飄敭的旗幟,在風中搖擺不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遊子在夜晚行路時的孤獨與恐懼。詩中通過“衆䖟聚病馬”和“前山聞虎聲”兩個生動的場景,形象地表達了遊子麪臨的睏境和內心的不安。最後一句“百尺風中旌”則巧妙地比喻了遊子心緒的飄搖不定,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孟郊詩歌的獨特魅力。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