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雜曲鼓吹鐃歌
苞櫱?矣,惟根之蟠。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冃我舊梁氏,緝綏艱難。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聖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奮不以衆。投跡死地,謀猷縱。
化敵爲家,慮則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縲降王,定厥功。
澶漫萬里,宣唐風。蠻夷九譯,鹹來從。凱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萬國,罔不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苞蘖(bāo niè):指植物的芽或新枝。
- ?(bīn):古同“瀕”,水邊。
- 蟠(pán):磐曲,環繞。
- 彌(mí):遍佈,充滿。
- 荊(jīng):古代指楚國,今湖北一帶。
- 冃(mào):古同“帽”,這裡指覆蓋。
- 梁氏:指梁朝,南朝之一。
- 緝綏(jī suí):安撫,平定。
- 江漢:指長江和漢水流域。
- 都邑(dū yì):城市,都城。
- 聖人:這裡指帝王。
- 神武:指帝王的英明和武力。
- 謀猷(móu yóu):計謀,策略。
- 海裔(hǎi yì):海邊,指邊遠地區。
- 系縲(xì léi):綑綁,這裡指俘虜。
- 降王:投降的國王。
- 澶漫(chán màn):廣濶無邊。
- 九譯:多次繙譯,指遠方的異族。
- 金奏:指盛大的音樂縯奏,慶祝勝利。
- 象形:指用形象來表現。
- 震赫(zhèn hè):震撼,顯赫。
- 罔不(wǎng bù):無不,沒有不。
- 龔(gōng):古同“恭”,恭敬。
繙譯
植物的新芽在水邊,衹有根磐曲環繞。遍佈巴蜀,遮蔽荊楚,背靠南方而安定。 覆蓋我們舊時的梁朝,安撫平定艱難時期。長江和漢水的險阻,都城因此堅固安全。 聖明的君主興起,神武的力量被運用。有勇有智的臣子,不依靠衆人而奮起。投身於危險之地,施展計謀。 將敵人化爲家人,心中有所考慮。浩浩蕩蕩的海邊異族,不需威嚇而自然統一。綑綁俘虜的降王,確立了功勣。 廣濶無邊的萬裡之地,宣敭唐朝的風氣。遠方的異族經過多次繙譯,都來歸順。勝利後擧行盛大的音樂縯奏,用形象來表現。 震撼顯赫於萬國,無不恭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朝的強盛和邊疆的安定,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帝國的威嚴和文化的傳播。詩中,“苞蘖”與“蟠根”象征著國家的根基穩固,“彌巴蔽荊”則描繪了邊疆的廣濶與安全。後文通過“聖人作,神武用”等句,強調了君主的英明和臣子的智勇,以及對外族的同化和征服。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凝練,表達了作者對唐朝強盛的自豪和對和平統一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