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對雨贈元錫兼簡楊凌

宿雨冒空山,空城響秋葉。 沈沈暮色至,悽悽涼氣入。 蕭條林表散,的礫荷上集。 夜霧著衣重,新苔侵履溼。 遇茲端憂日,賴與嘉賓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雨:昨夜的雨。
  • :覆蓋,籠罩。
  • 空山:荒涼的山。
  • 空城:荒涼的城市。
  • :迴響,回聲。
  • 秋葉:秋天的落葉。
  • 沈沈:深沉,濃重。
  • 暮色:傍晚的天色。
  • 悽悽:寒冷,淒涼。
  • 涼氣:寒氣。
  • 蕭條:荒涼,冷落。
  • 林表:樹林的表面。
  • :散落,飄散。
  • 的礫:明亮,閃爍。
  • 荷上集:荷花上聚集。
  • 夜霧:夜晚的霧氣。
  • 著衣重:使衣服變得沉重。
  • 新苔:新長出的苔蘚。
  • 侵履溼:使鞋子溼透。
  • 遇茲:遇到這樣的。
  • 端憂日:憂愁的日子。
  • 賴與:依賴,依靠。
  • 嘉賓:貴客,朋友。
  • :相聚,交流。

翻譯

昨夜的雨覆蓋了荒涼的山,荒涼的城市中迴響着秋葉的聲音。 深沉的暮色降臨,淒涼的寒氣侵入。 樹林表面顯得荒涼,荷花上聚集着閃爍的露珠。 夜晚的霧氣使衣服變得沉重,新長出的苔蘚讓鞋子溼透。 在這樣的憂愁日子裏,我依賴與貴客朋友的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雨後的荒涼景象,通過「宿雨」、「空山」、「空城」等意象,傳達出一種孤寂和淒涼的氛圍。詩中「沈沈暮色」和「悽悽涼氣」加深了這種感覺,而「夜霧」和「新苔」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徵內心的沉重和溼潤。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渴望,希望在憂愁的日子裏能有朋友的陪伴,體現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溫暖和重要性。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