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補闕

· 林寬
詔下搜巖野,高人入竹林。 長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盡,滄洲寄跡深。 東門有歸路,徒自棄華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詔下:皇帝的命令下達。
  • 搜巖野:指在偏遠的地方尋找人才。
  •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
  • 竹林:比喻隱居的地方。
  • 抗疏:指直言進諫。
  • 去官心:指想要辭去官職的念頭。
  • 清俸:清廉的俸祿。
  • 供僧:供養僧人,指做善事。
  • 滄洲:指海邊,比喻隱居的地方。
  • 寄跡:寄託身跡,指隱居。
  • 東門:指離開官場的方向。
  • 徒自:白白地。
  • 棄華簪:放棄華麗的官帽,指辭官。

翻譯

皇帝下令在偏遠之地尋找人才,有才德的人便隱入竹林之中。 長久以來因爲直言進諫的日子,便產生了想要辭去官職的心思。 清廉的俸祿全部用來供養僧人,選擇在海邊深處隱居。 東門有一條歸路,白白地放棄了華麗的官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詔下搜巖野,高人入竹林」描繪了朝廷求賢若渴的場景,而「高人」卻選擇了隱居。後兩句「長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直接抒發了詩人因直言進諫而產生的辭官念頭。最後兩句「東門有歸路,徒自棄華簪」則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決絕和對隱居生活的堅定選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理想的追求。

林寬

生卒年不詳。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寬與唐末詩人李頻、許棠等友善,與黃滔尤親篤,相知數十年。舉進士試,久乃登第。曾入太學,又曾遊邊塞,嘗賦詩自言“無端遊絕塞,歸鬢已蒼然。戎羯圍中過,風沙馬上眠”(《塞上還答友人》)。事蹟散見其詩及黃滔《寄林寬》、《延福里居和林寬何紹餘酬寄》、《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寬詩多律、絕,尤以七絕《終南山》、《歌風臺》爲出色。所作古詩《苦雨》,頗受韓愈險奧詩風影響。《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林寬集》1卷。《全唐詩》存詩1卷。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