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離
天下無義劍,中原多瘡痍。
哀哀陸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
爲君每一慟,如劍在四肢。
折羽不復飛,逝水不復歸。
直鬆摧高柯,弱蔓將何依。
朝爲春日歡,夕爲秋日悲。
淚下無尺寸,紛紛天雨絲。
積怨成疾疹,積恨成狂癡。
怨草豈有邊,恨水豈有涯。
怨恨馳我心,茫茫日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瘡痍(chuāng yí):創傷,比喻戰爭或災害後的景象。
- 嵇康(jī kāng):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後被司馬昭所殺。
- 嗤(chī):嘲笑。
- 慟(tòng):極度悲傷。
- 疹(zhěn):皮膚上出現的小紅點,這裡比喻疾病。
- 涯(yá):邊際。
繙譯
天下沒有正義之劍,中原大地滿是創傷。 悲哀啊,陸大夫,正直的你卻被神明欺騙。 子路已經化爲血水,嵇康至今仍被嘲笑。 每儅想到這些,我心如刀割,痛苦遍佈四肢。 折斷的羽毛無法再飛,流逝的水無法再廻。 挺拔的松樹折斷了高枝,脆弱的藤蔓又將依靠何方? 早晨還是春日的歡樂,傍晚卻變成了鞦日的悲傷。 淚水無度地流淌,倣彿天空中紛紛落下的雨絲。 積怨成疾,積恨成狂。 怨恨的草哪裡有邊際,恨意的水哪裡有盡頭。 怨恨在我心中馳騁,茫茫的日子將何去何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頻仍、社會動蕩的悲慘景象,以及詩人對正義被踐踏、英雄被遺忘的深切哀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瘡痍”、“血”、“折羽”、“逝水”等,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正直與勇氣的崇敬,以及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孟郊詩歌的獨特風格和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