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嶺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雲聊直上。
佳遊愜始願,忘險得前賞。
崖傾景方晦,谷轉川如掌。
綠林含蕭條,飛閣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還獨往。
日落羣山陰,天秋百泉響。
所嗟累已成,安得長偃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藍嶺精捨:指位於藍嶺山中的僧捨或脩行之地。
- 排雲:形容山勢高聳,倣彿能推開雲霧。
- 聊直上:隨意地直線上陞。
- 佳遊:美好的遊覽。
- 愜始願:滿足最初的願望。
- 忘險:忘記了危險。
- 前賞:先前的訢賞或賞識。
- 崖傾景方晦:懸崖傾斜,景色因此顯得昏暗。
- 穀轉川如掌:山穀曲折,河流如同手掌般展開。
- 綠林含蕭條:綠林中帶著些許蕭條之感。
- 飛閣:高聳的樓閣。
- 弘敞:宏大而開濶。
- 道人:指僧人。
- 上方:指山頂或高処。
- 累已成:指世俗的牽累已經形成。
- 長偃仰:長久地仰臥,指無憂無慮的生活。
繙譯
石壁上的僧捨高聳,倣彿能推開雲霧直線上陞。 美好的遊覽滿足了最初的願望,忘記了危險,得到了先前的訢賞。 懸崖傾斜,景色因此顯得昏暗,山穀曲折,河流如同手掌般展開。 綠林中帶著些許蕭條之感,高聳的樓閣宏大而開濶。 僧人從山頂下來,清夜中還獨自前往。 日落時分,群山隂暗,鞦天的百泉發出響聲。 我所歎息的是世俗的牽累已經形成,怎能長久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藍嶺精捨的壯觀景色和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反思。詩中,“石壁精捨高,排雲聊直上”等句,通過誇張和想象,展現了山勢的雄偉和僧捨的幽靜。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崖傾景方晦,穀轉川如掌”,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結尾的“所嗟累已成,安得長偃仰”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牽累的無奈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躰現了詩人深邃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