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西山

南譙古山郡,信是高人居。 自嘆乏弘量,終朝親簿書。 於時忽命駕,秋野正蕭疏。 積逋誠待責,尋山亦有餘。 測測石泉冷,曖曖煙谷虛。 中有釋門子,種果結茅廬。 出身厭名利,遇境即躊躇。 守直雖多忤,視險方晏如。 況將塵埃外,襟抱從此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譙(qiáo):地名,這裏是詩中所指的西山所在地區。
  • :確實。
  • 弘量:寬宏的度量。
  • 簿書:官署中的文書簿冊。
  • 命駕:命人駕車馬,指動身前往。
  • ****積逋(bū):長期拖欠或積累的債 務、賦稅等,這裏指積壓的公務。
  • 於時:在這個時候。
  • 蕭疏:冷落,稀稀落落。
  • 測測:寒冷的樣子。
  • ****曖曖(ài):昏暗、隱約的樣子。
  • 釋門子:指僧人。
  • 守直:堅守正直。
  • ****忤(wǔ):不順從,違背。
  • 晏如:平靜、安定的樣子。
  • 塵埃外:塵世之外,比喻超脫世俗。
  • 襟抱:胸懷。

翻譯

南譙是古老的山地城郡,確實是高雅之人居住的地方。我常常自嘆缺少寬宏的度量,整日都埋頭於官署的文書事務中。就在這時忽然決定駕車出遊,秋天的原野一片冷落、稀落的景象。積壓的公務確實等着去處理,但抽空去探尋山林也還算遊刃有餘。清冷的石間泉水透着寒意,煙霧繚繞的山谷顯得隱隱約約、空寂幽深。山林中有出家的僧人,他們種着果樹,搭建了茅廬。這些僧人早已厭倦了名利,遇到美好的景緻就悠然徘徊。我堅守正直雖然常常與一些事不合拍,面對困難險阻卻也能泰然處之。何況置身於這塵世之外,我的胸懷從此變得舒暢開闊。

賞析

這首詩中,韋應物先以「南譙古山郡,信是高人居」表明對西山這片名勝之地的讚歎,同時襯托出自己被俗務纏身的無奈。「自嘆乏弘量,終朝親簿書」直白地表達了對案牘勞形生活的不滿。隨後描述秋野出行,「測測石泉冷,曖曖煙谷虛」細膩地刻畫了西山秋景的清幽冷寂,畫面感十足。

詩中借遇見僧人,引出「出身厭名利,遇境即躊躇」,以僧人的超脫映襯自己內心對名利的態度。「守直雖多忤,視險方晏如」則體現出詩人堅守正直的高尚品格。最後「況將塵埃外,襟抱從此舒」,點明此次遊歷西山讓詩人超脫塵世,身心得到放鬆,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掙脫世俗束縛的渴望。整首詩將詩人的宦情與山林之樂交織,情景交融,體現出一種沖淡平和又不失堅毅的情懷 。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