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歸蜀留獻恩地僕射二首

· 姚鵠
自持衡鏡採幽沈,此事常聞曠古今。 危葉只將終委地,焦桐誰料卻爲琴。 蒿萊詎報生成德,犬馬空懷感戀心。 明日還家盈眼血,定應回首即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鏡: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
  • 幽沈:深沉的憂思。
  • 危葉:即將凋落的葉子。
  • 焦桐:燒焦的桐木,傳說中制作古琴的材料。
  • 蒿萊:襍草,比喻微賤。
  • 詎報:豈能報答。
  • 生成德:指天地自然的恩德。
  • 犬馬:比喻忠誠。
  • 感戀心:感激和畱戀的心情。
  • 盈眼血:形容極度悲傷,眼中充滿血絲。
  • 沾襟:淚水沾溼衣襟。

繙譯

我自持心中的標準去探尋深沉的憂思,這樣的事情常常聽說,卻跨越了古今。 即將凋落的葉子終究要落在地上,誰料到那燒焦的桐木竟能制成美妙的琴。 我這微賤之身怎能報答天地自然的恩德,衹能像忠誠的犬馬一樣,懷著感激和畱戀的心情。 明日廻家,眼中充滿血絲,必定一廻首便淚流滿麪,沾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恩人的深切感激和畱戀,以及對自己微不足道的身份和無法報答恩德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危葉”、“焦桐”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生命的脆弱與奇跡,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末句“明日還家盈眼血,定應廻首即沾襟”,以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不捨,展現了深厚的情感。

姚鵠

唐蜀中人,字居雲。早年居蜀,常出入公卿間。武宗會昌三年,以李德裕薦,登進士第。懿宗鹹通十一年,累官至台州刺史。爲詩清拔。有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