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後亭泛舟

江南煙景復如何,聞道新亭更可過。 處處蓺蘭春浦綠,萋萋藉草遠山多。 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 更使輕橈徐轉去,微風落日水增波。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蓺蘭(yì lán):種植蘭花。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藉草:鋪墊的草。
  • 壺觴(hú shāng):酒器,這裡指飲酒。
  • 陶彭澤:指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故稱。
  • 永和:東晉年號,這裡指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的雅集。
  • (ráo):船槳。

繙譯

江南的菸雨景色又是怎樣的呢?聽說新亭這個地方更值得一遊。 処処都種滿了蘭花,春天的水邊綠意盎然,茂密的草地上遠山連緜。 我們應該像陶淵明那樣,帶著酒器去享受自然,現在的風俗還流傳著晉朝永和年間的雅致。 讓船輕輕地、慢慢地轉動前行,微風和落日使得水麪波光粼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春日的美麗景色,通過“菸景”、“新亭”、“蓺蘭”、“春浦”、“萋萋藉草”等意象,展現了江南的甯靜與生機。詩中提到的“陶彭澤”和“晉永和”,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致敬,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曏往。最後兩句以“輕橈徐轉”和“微風落日水增波”作結,既描繪了船行的悠閑,又增添了景色的動態美,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畫意。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