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墳蒙從弟楚材見贈時郊將入秦楚材適楚
朝爲主人心,暮爲行客吟。
汝水忽悽咽,汝風流苦音。
北闕秦門高,南路楚石深。
分淚灑白日,離腸繞青岑。
何以寄遠懷,黃鶴能相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汝墳:汝水的河岸。汝水,河流名,流經今河南省。
- 蒙:受到。
- 從弟:堂弟。
- 楚材:人名,孟郊的堂弟。
- 郊:孟郊自指。
- 將入秦:即將前往秦地,指今陝西省一帶。
- 適楚:前往楚地,指今湖北省一帶。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 秦門:指秦地的門戶,即秦地。
- 南路:指向南的道路,即通往楚地的路。
- 楚石:楚地的石頭,這裏指楚地的艱險。
- 分淚:分別時的淚水。
- 白日:明亮的太陽,這裏指白天。
- 離腸:離別的愁腸。
- 青岑:青翠的山峯。
- 黃鶴:傳說中能飛越千里的仙鶴,這裏比喻能傳遞消息的使者。
翻譯
早晨還是主人的心意,晚上卻成了行旅中的吟詠。 汝水突然變得淒涼哽咽,汝風也帶着苦澀的音調。 北方的朝廷門樓高聳,南去楚地的路途艱險深邃。 分別時的淚水灑在明亮的白日下,離別的愁腸纏繞着青翠的山峯。 如何寄託遠方的思念,只有黃鶴能夠相尋。
賞析
這首詩是孟郊贈給即將分別的堂弟楚材的作品。詩中,孟郊表達了對堂弟的深情和離別時的哀愁。通過「汝水忽悽咽,汝風流苦音」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末句以「黃鶴能相尋」寄託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希望,展現了詩人對親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孟郊詩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