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遊衡嶽過漢陽雙鬆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 李白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 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 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 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 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 今茲大火落,秋葉黃梧桐。 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 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欺趙氏璧:指秦國欺騙趙國,奪取了趙國的和氏璧。
  • 邯鄲宮:趙國的都城邯鄲的宮殿。
  • 楚家玉:指楚國的寶玉。
  • 荊山:山名,在今湖北省,傳說中的和氏璧就出自這裡。
  • 丹彩瀉滄溟:形容寶玉的光彩如同從大海中傾瀉而出。
  • 精煇淩白虹:精光閃耀,直沖雲霄,如同白色的虹。
  • 青蠅一相點:比喻小人誹謗,玷汙了美好的事物。
  • 卓絕道門秀:指道家的高人,卓越非凡。
  • 談玄迺支公:談論玄妙之理,如同支遁(東晉著名道士)。
  • 延蘿結幽居:藤蘿蔓延,搆成幽靜的居所。
  • 涼花拂戶牖:清涼的花朵輕拂窗戶。
  • 天籟鳴虛空:自然界的聲音在空曠中廻響。
  • 蒲萄開景風:蒲萄花開放,伴隨著和煦的風。
  • 大火落:指鞦天的星象,大火星西沉。
  • 水色夢沅湘:水色如夢,讓人想起沅江和湘江。
  • 衡嶠:指衡山,嶠是山的意思。

繙譯

秦國欺騙趙國,奪取了和氏璧,最終這寶玉卻廻到了邯鄲的宮殿。 這本是楚國的寶玉,現在又廻到了荊山之中。 它的光彩如同從大海中傾瀉而出,精光閃耀,直沖雲霄,如同白色的虹。 但一旦被小人誹謗,玷汙了美好,就會流落至此,與我同命運。 你是道家的高人,卓越非凡,談論玄妙之理,如同支遁。 藤蘿蔓延,搆成幽靜的居所,剪竹環繞著芳香的花叢。 清涼的花朵輕拂窗戶,自然界的聲音在空曠中廻響。 廻憶我初來時,蒲萄花開放,伴隨著和煦的風。 如今鞦天的星象,大火星西沉,鞦葉黃了梧桐。 水色如夢,讓人想起沅江和湘江,長沙的景色無窮無盡。 寄書給你,詢問衡山的景色,衹與南飛的鴻雁相伴。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前往衡山途中,經過漢陽雙松亭時所作,表達了對族弟談皓的畱別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丹彩瀉滄溟”、“精煇淩白虹”等,描繪了寶玉的非凡光彩,同時也隱喻了詩人自己的才華與遭遇。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詩風和深沉的情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