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

·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羣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漫漫:廣闊無邊的樣子。
  • :覆蓋。
  • 大荒:廣闊的原野。
  • 徂輝:落日的光輝。
  • 枳棘:多刺的樹,比喻惡劣的環境。
  • 鴛鸞:鳳凰之類的神鳥,比喻賢人。

翻譯

登上高處眺望四方,天地是多麼廣闊無垠。 秋霜覆蓋了萬物,寒風在廣闊的原野上飄蕩。 榮華富貴如同東流的河水,世間萬事都像波瀾起伏。 白日遮擋了落日的光輝,浮雲飄忽不定,沒有固定的方向。 燕雀在梧桐樹上築巢,而鳳凰卻棲息在多刺的樹上。 我還是回去吧,劍歌伴隨着我,行路艱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高遠望時的深沉感慨。詩中,李白以天地之廣闊、秋霜之覆蓋、風之飄蕩來象徵世事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他感嘆榮華如流水,萬事如波瀾,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後兩句通過對比燕雀與鳳凰的棲息地,暗示了賢人不得其所的悲哀。最後,詩人選擇了歸隱,以劍歌表達行路的艱難,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個性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