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

· 李白
猛虎伏尺草,雖藏難蔽身。 有如張公子,骯髒在風塵。 豈無橫腰劍,屈彼淮陰人。 擊築向北燕,燕歌易水濱。 歸來泰山上,當與爾爲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猛虎:比喻有才能的人。
  • 骯髒:此處指不屈不撓,剛直不阿。
  • 橫腰劍:佩劍橫掛在腰間,比喻有志向和能力。
  • 淮陰人:指韓信,因韓信曾被封爲淮陰侯,這裏比喻有才能但暫時屈居下位的人。
  • 擊築: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彈奏築,築是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
  • 燕歌:燕地的歌曲,這裏指在燕地唱歌。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泰山:山名,位於今山東省,古代常用來比喻地位高或重要的地方。

翻譯

就像猛虎雖隱藏在短草之中,也難以完全遮掩其身形。 就像張公子你,雖然身處風塵之中,卻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撓的精神。 難道你沒有佩劍橫掛在腰間,像淮陰的韓信那樣暫時屈居下位嗎? 你在北燕之地彈奏築,唱着燕地的歌曲,就在易水之濱。 當你歸來時,我希望能在泰山上與你爲鄰。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張十四去河北的作品,通過比喻和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張十四的讚賞和期望。詩中「猛虎伏尺草」和「橫腰劍」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張十四的英勇和不凡。同時,通過提及「淮陰人」韓信,暗示張十四雖暫時屈居下位,但終將有大展宏圖的一天。最後,詩人希望在泰山與張十四爲鄰,表達了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和對張十四前程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詩風。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