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枝頭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開,有大有小,有白有紅,恰如美女的香腮。可惜到了黃昏,嬌豔芳香的花兒凋零,隨着春風亂飛,像草草嫁出的女兒連媒人也不用。
注釋
南園:園名,在福昌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三鄉)。
小白長紅:指花有小有大,顏色各種各樣。越女:習稱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這裏泛指美女。
嫣香:嬌豔芳香,指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摹南園景色、慨嘆春暮花落的小詩。前兩句寫花開。春回大地,南園百花競放,豔麗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園內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剛勁,一者柔婉,參差錯落,姿態萬千。李賀寫詩構思精巧,包孕密緻,於此可見一斑。次句“小白長紅”寫花的顏色,意思是紅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產生的聯想,把嬌豔的鮮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頰,賦予物以某種人的素質,從而顯得格外精神。
後兩句寫花落。日中花開,眼前一片奼紫嫣紅,真是美不勝收。可是好景不長,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紅滿地。“可憐”二字表達了詩人無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傷自悼。李賀當時不過二十來歲,正是年青有爲的時期,卻不爲當局所重用,猶如花盛開時無人欣賞。想到紅顏難久,容華易謝,不免悲從中來。
“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殘人老,就再也無法恢復舊日的容顏和生氣。末句用擬人的手法寫花落時身不由己的狀態。“嫁與春風不用媒”,委身於春風,不須媒人作合,沒有任何阻攔,好像兩廂情願。其實,花何嘗願意離開本枝,隨風飄零,只爲盛時已過,無力撐持,春風過處,便不由自主地墜落下來。這句的“嫁”字與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發顯得悲苦酸辛。當時盛開,顏色鮮麗,宛如西施故鄉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殘“人老”,非復當時容顏,撫今憶昔,倍增悵惘。結句婉曲深沉,製造了濃烈的悲劇氣氛。這首七言絕句,以賦筆爲主,兼用比興手法,清新委婉,風格別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草蔓:草本植物的莖。
- 小白長紅:形容花朵的顔色,小部分白色,大部分紅色。
- 越女腮:比喻花朵的顔色像越地美女的臉頰。
- 嫣香:形容花的香氣和顔色。
- 嫁與:比喻花落隨風,如同嫁給了春風。
繙譯
眼中的花枝和草蔓競相開放,花朵小部分白色,大部分紅色,宛如越地美女的臉頰。 可惜到了日暮時分,那嫣紅的香氣和色彩便隨風飄落,倣彿嫁給了春風,無需媒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南園中花朵盛開的景象,通過“小白長紅越女腮”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花朵的嬌豔。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花兒凋零的哀憐之情,以“嫁與春風不用媒”的比喻,表達了花兒隨風飄落的無奈與淒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