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坐在假山上彈琴的那位
神氣活現,是哪路仙尊?
手拿白鸞尾翎掃塵
要在深夜裏掃除南山的白雲
是鹿,應該去寒澗飲水呀
是魚,應該棲身於清海濱
爲何裝神弄仙,到漢武內廷上書
說瑤池的桃花如何如何繽紛
西王母的蟠桃
一千年一開花
三千年一結果
真能那樣勾引漢武的魂
注釋
翻翻:翩翩的樣子。
白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祥瑞之鳥。
南山:終南山。
桃花:王母仙桃樹開花。
序
全詩前六句寫仙人超然物外的形象,那不食人間煙火,清靜悠然的意境似乎令人心搖神動,然而,末兩句一出,詩意陡然一變,意境頓時開闊。原來,仙人們也是一批趨炎附勢的人,只要能迎合君主,他們便曲意逢迎,急不可待地報告桃花開放的喜訊。末二句是全詩的詩眼,它構築了全詩諷刺的基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繙繙:形容動作輕盈飄逸的樣子。
- 白鸞尾:白色的鸞鳥尾羽,這裡指仙人手持的道具,象征仙風道骨。
- 南山:指終南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
- 寒澗:寒冷的山澗。
- 清海濱:清澈的海邊。
- 書報:書信告知。
- 桃花春:春天的桃花盛開,象征著生機與美好。
繙譯
在石壁上彈琴,輕盈飄逸的一位仙人。 手持白色的鸞鳥尾羽,夜晚掃拂終南山的雲霧。 鹿在寒冷的山澗飲水,魚兒遊廻清澈的海濱。 那時漢武帝,書信告知春天的桃花盛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圖景,通過仙人彈琴、掃雲的動作,以及鹿飲澗水、魚歸海濱的自然景象,展現了超脫塵世的甯靜與美好。詩中“白鸞尾”和“南山雲”等意象,增添了神秘與仙氣。結尾提及漢武帝書報桃花春,不僅增添了歷史色彩,也隱喻了春天的到來和生命的複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