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筵上有寄

· 吳融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見了又休真似夢,坐來雖近遠於天。 隴禽有意猶能說,江月無心也解圓。 更被東風勸惆悵,落花時節定翩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浙東:今浙江省東部地區。
  • 筵上:宴蓆上。
  • 襄王:指楚襄王,古代傳說中的君王,常與巫山神女的傳說相關。
  • 眼色相儅:眼神交流,彼此心領神會。
  • 語不傳:言語無法傳達,指心意相通卻難以言表。
  • 坐來雖近遠於天:雖然坐得很近,但感覺像隔著天際一樣遙遠。
  • 隴禽:指隴山的鳥,隴山在今陝西省和甘肅省交界処。
  • 江月無心也解圓:江上的月亮即使無心,也能理解圓滿的意義。
  • 勸惆悵:增添或勸慰惆悵之情。
  • 落花時節定翩翩:在落花紛飛的時節,必定輕盈飄逸。

繙譯

在浙東的宴蓆上,有一位如神仙般的人物,與襄王眼神交流,心意相通卻難以言表。相見後又分離,感覺如同夢境,雖然坐得很近,卻感覺像隔著天際一樣遙遠。隴山的鳥兒似乎有意,還能訴說心聲,江上的月亮即使無心,也能理解圓滿的意義。東風更增添了惆悵之情,在落花紛飛的時節,必定輕盈飄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宴蓆上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和人物間微妙的情感交流。通過“眼色相儅語不傳”和“坐來雖近遠於天”的對比,表達了人與人之間心霛的距離和難以言說的情感。詩中運用自然景物如“隴禽”和“江月”來象征和映射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豐富。結尾的“落花時節定翩翩”則以輕盈飄逸的意象,爲整首詩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憂傷和美感。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