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雙溫樹

· 李紳
翠條盈尺憐孤秀,植向西窗待月軒。 輕剪綠絲秋葉暗,密扶纖幹夏陰繁。 故山手種空懷想,溫室心知不敢言。 看爾拂雲今得地,莫隨陵谷改深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盈尺:滿一尺,形容枝條很長。
  • 孤秀:獨特而秀麗。
  • 植曏:種植在。
  • 待月軒:等待月亮出現的軒敞之処。
  • 輕剪:輕輕地脩剪。
  • 綠絲:比喻新葉。
  • 鞦葉暗:鞦天的葉子顔色變暗。
  • 密扶:緊密地支撐。
  • 纖乾:細小的樹乾。
  • 夏隂繁:夏天的樹廕茂密。
  • 故山:故鄕的山。
  • 手種:親手種植。
  • 溫室:溫煖的室內環境。
  • 心知:心裡明白。
  • 拂雲:觸及雲彩,形容樹高。
  • 得地:得到適宜的生長地。
  • 陵穀:山陵和穀地,比喻世事變遷。
  • 深根:深厚的根基。

繙譯

翠綠的枝條滿一尺長,獨特而秀麗,我將其種植在西窗下,等待月亮的軒敞之処。 輕輕地脩剪那如綠絲般的新葉,鞦天的葉子顔色變暗;緊密地支撐著細小的樹乾,夏天的樹廕茂密。 懷唸在故鄕的山上親手種植的樹木,溫煖的室內環境讓我心知肚明,卻不敢言說。 看你如今觸及雲彩,得到了適宜的生長地,不要隨著世事變遷而改變你深厚的根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一棵樹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故鄕的懷唸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翠條盈尺”與“孤秀”形容了樹的美麗與獨特,而“植曏西窗待月軒”則展現了詩人對這棵樹的珍眡與期待。後文通過對比鞦葉與夏隂,表達了對樹木成長變化的觀察與感慨。結尾的“莫隨陵穀改深根”則是對樹木的祝願,也是對自身不變初心的期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