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樓子後

牙籤萬軸裹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於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拼音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八,是李煜讀《金樓子》後題寫其書後的一首詩。《金樓子》是以梁元帝蕭繹爲中心的文人集團作品,大多數文章是由蕭繹本人撰寫。作品是採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後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揮以闡發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東交遊,以敘友情。李煜此詩主旨是對《金樓子》中所說的兩件焚書事件發表感慨。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