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擬古:模仿古代的風格或詩體。
- 太行:太行山,這裏比喻世路的艱難。
- 萬族:萬物,指所有的生命。
- 凋枯:凋零枯萎,指生命的消逝。
- 曠野:廣闊的野外。
- 白骨:指死者的遺骨。
- 幽魂:死者的靈魂。
- 銷鑠:消散,消失。
- 榮貴:榮耀和尊貴。
- 春華:春天的花朵,比喻青春和美好時光。
- 照灼:照耀,閃耀。
- 崑山玉:崑崙山出產的美玉,比喻珍貴和美好。
- 璀錯:璀璨錯落,形容光彩奪目。
- 身沒:身死,去世。
- 期不朽:期望永垂不朽。
- 榮名:榮譽和名聲。
- 麟閣:古代用來紀念功臣的閣樓,這裏指榮譽的象徵。
翻譯
世間的道路如同太行山一樣險峻,迴轉的車輪又能寄託於何處? 萬物都在凋零枯萎,找不到一絲快樂。 廣闊的野外遍佈着死者的白骨,幽魂們一同消散。 榮耀和尊貴應當及時享受,就像春天的花朵應該燦爛照耀。 人不是崑崙山上的美玉,怎能長久地璀璨奪目。 身死之後期望能永垂不朽,榮譽和名聲留在紀念功臣的麟閣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擬古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艱難的感慨。詩中通過太行山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世路的險阻,以及萬物凋零、生命無常的現實。詩人呼籲人們珍惜眼前的榮耀和美好時光,因爲人生短暫,如同春花一現。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身後榮譽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名聲能夠永存於世,體現了對永恆價值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