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 李白
心愛名山遊,身隨名山遠。 羅浮麻姑臺,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隱,就我石上飯。 空言不成歡,強笑惜日晚。 綠水向雁門,黃雲蔽龍山。 嘆息兩客鳥,裴回吳越間。 共語一執手,留連夜將久。 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 酒來笑復歌,興酣樂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掛帆席,離恨滿滄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境內。
  • 麻姑臺:傳說中麻姑仙人所居之地。
  • 蓬池: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 裴回:徘徊,來回走動。
  • 紫綺裘:紫色的錦緞袍子。
  • 金陵:今南京市的古稱。
  • 滄波:泛指大海或大湖的波濤。

翻譯

我心中熱愛着名山的遊覽,身體也隨着名山遠行。前往羅浮山的麻姑臺,或許此行不會再回來。在蓬池遇到了隱居的你,你就在我面前的石頭上與我共餐。空洞的話語無法成全歡樂,勉強笑着珍惜日暮的時光。綠水流向雁門,黃雲遮蔽了龍山。嘆息着兩隻客鳥,在吳越之間徘徊。我們共同握手交談,留連至夜深。脫下我的紫綺袍,用來換取金陵的美酒。酒來了便笑着唱歌,興致高漲時歡樂多。水影中玩弄着月色,清澈的光芒也無法解愁。明早掛起帆席啓航,離別的恨意充滿了滄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與一位隱士在金陵江上的相遇與別離。詩中,李白表達了對名山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綠水向雁門,黃雲蔽龍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最後,以「明晨掛帆席,離恨滿滄波」作結,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深深遺憾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個性和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