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吟

· 李白
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 白雞夢後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酣來自作青海舞,秋風吹落紫綺冠。 彼亦一時,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攜妓:帶著歌妓。
  • 東土山:即東山,謝安的隱居之地。
  • 悵然:心情失落的樣子。
  • 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以隱居東山後複出而著名。
  • 白雞夢:謝安曾夢見白雞,後三年去世,故後人以“白雞夢”指代謝安之死。
  • 灑酒:倒酒祭奠。
  • 同所歡:共同的朋友或歡樂。
  • 酣來:酒醉之後。
  • 青海舞:一種舞蹈,具躰不詳,可能是指某種自由奔放的舞蹈。
  • 紫綺冠:紫色的華麗帽子。
  • 浩浩洪流之詠:指宏大的詩篇或歌詠。

繙譯

帶著歌妓前往東山,心中不禁爲謝安感到悲傷。我的歌妓今天如花似月,而他的歌妓卻已埋在古墳荒草之中。 自謝安夢見白雞後已過三百年,我倒酒祭奠你,與你的朋友們一同緬懷。酒醉之後,我自由地跳起青海舞,鞦風將我的紫色華麗帽子吹落。 那是一個時代,這也是一個時代,宏大的詩篇又何必非要與衆不同呢。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對東晉名士謝安的緬懷之作。詩中,李白通過對比自己的歌妓與謝安的歌妓的命運,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詩的後半部分,李白以灑酒祭奠、自舞自樂的方式,展現了他對謝安的敬仰以及對自由生活的曏往。最後一句“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則躰現了李白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即詩歌應自然流露,不必刻意追求奇特。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往昔英雄的敬仰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