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晚泊

· 吳融
樹遠天疑盡,江奔地欲隨。 孤帆落何處,殘日更新離。 客是淒涼本,情爲系滯枝。 寸腸無計免,應只楚猿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奔:江水奔流。
  • 孤帆:孤單的船帆,常用來象徵孤獨的旅行者。
  • 殘日:即將落下的太陽,這裏指夕陽。
  • 更新離:新的離別,指太陽落山,象徵着一天的結束和新的開始。
  • 淒涼本:原本就感到淒涼。
  • 系滯枝:比喻心情被束縛,無法自由。
  • 寸腸:比喻內心深處的情感。
  • 楚猿:楚地的猿猴,這裏可能指猿猴的哀鳴,象徵着悲傷和孤獨。

翻譯

樹木延伸至遠處,天空似乎也隨之終結,江水奔流,彷彿要隨之地動。 孤單的船帆不知將飄向何方,夕陽即將落下,帶來新的離別。 作爲旅人,我本就感到淒涼,情感如同被束縛的枝條,無法自由。 內心深處的情感無法逃避,或許只有楚地的猿猴能理解我的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松江晚泊時的孤獨與淒涼。通過「樹遠天疑盡」和「江奔地欲隨」的壯闊景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孤帆、殘日的意象加深了旅途的孤獨與無助。詩中的「淒涼本」和「系滯枝」直接抒發了內心的苦悶與束縛。結尾的「寸腸無計免,應只楚猿知」則巧妙地以楚猿的哀鳴來象徵自己的悲傷,表達了無人理解的孤獨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