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晚望

· 吳融
鼓角迎秋晚韻長,斷虹疏雨間微陽。 兩條溪水分頭碧,四面人家入骨涼。 獨鳥歸時雲鬥迥,殘蟬急處日爭忙。 他年若得壺中術,一簇汀洲盡貯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鼓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發號施令的鼓聲和號角聲。
  • 斷虹:斷斷續續的彩虹。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微陽:微弱的陽光。
  • 溪水:山間的小河。
  • 入骨涼:形容非常涼爽。
  • 鬥迥:形容鳥兒飛翔的樣子。
  • 殘蟬:秋末的蟬。
  • 壺中術:指道家的仙術,傳說中能使人長生不老或隱遁無蹤的法術。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貯將:收藏,保存。

翻譯

秋日的傍晚,鼓聲和號角聲悠長地迴盪,斷斷續續的彩虹和稀疏的小雨間,微弱的陽光若隱若現。兩條溪水各自流淌,呈現出碧綠的顏色,四周的人家顯得格外涼爽。孤獨的鳥兒在雲間飛翔,秋末的蟬在急促地鳴叫,彷彿日子變得異常忙碌。如果將來我能掌握道家的仙術,我願將這一片汀洲的美景盡數收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湖州的景色,通過鼓角、斷虹、疏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兩條溪水分頭碧,四面人家入骨涼」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誇張,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和表現力。後兩句則通過想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