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宮辭

· 吳融
苑路青青半是苔,翠華西去未知回。 景陽春漏無人報,太液秋波有雁來。 單影可堪明月照,紅顏無奈落花催。 誰能賦得長門事,不惜千金奉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陽宮:唐代宮殿名,位於洛陽。
  • 苑路:宮苑中的道路。
  •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翠華:皇帝儀仗中以翠羽爲飾的旗幟或車蓋,代指皇帝。
  • 景陽春漏:景陽鍾,古代宮中計時器,此処指時間流逝。
  • 太液:唐代宮中的池名。
  • 單影:孤單的身影。
  • 紅顔:指年輕女子的美貌。
  • 長門事:指漢武帝的皇後陳阿嬌被廢後居長門宮,此処借指宮中女子的哀怨。
  • 千金:大量的錢財。

繙譯

宮苑中的道路半是青苔,皇帝西去後未知何時歸來。 景陽鍾聲無人報時,太液池鞦波中衹有雁兒飛來。 孤單的身影難以承受明月的照耀,美貌的女子無奈看著落花催老。 誰能寫出長門宮中女子的哀怨,不惜花費千金衹爲一盃酒的慰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上陽宮中的孤寂與哀愁。詩中通過對苑路青苔、景陽春漏、太液鞦波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荒涼與流逝的氛圍。明月、落花與單影、紅顔的對比,突顯了宮中女子的孤獨與無奈。結尾提及長門事與千金酒盃,表達了對於宮中女子命運的同情與對自由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宮廷詩的獨特魅力。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

吳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