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 李白
康樂上官去,永嘉遊石門。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 我來遊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峯照積雪,萬壑盡啼猿。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 掃厓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後經此地,爲餘謝蘭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康樂:指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因其封爵爲康樂公,故稱。
  • 上官:官職名,此處指謝靈運曾任的官職。
  •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溫州市。
  • 石門:山名,在永嘉境內。
  • 孤嶼:孤立的小島。
  • 秋浦:地名,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
  • 桃陂源: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桃花源般的幽靜之地。
  • 萬壑:形容山谷極多。
  • 謝公:即謝靈運。
  • 周子:指周剛,詩人的朋友。
  • :山崖。
  • 席月:在月光下設席。
  • 清樽:清酒。
  • 大樓:山名,在秋浦附近。
  • 玉鏡潭:潭名,形容潭水清澈如鏡。
  • 囂喧:喧鬧嘈雜。
  • 蘭蓀:蘭草和蓀草,泛指香草,此處可能指友人。

翻譯

康樂公謝靈運曾任官職離去,他在永嘉遊歷石門山。江邊的亭子旁有一座孤立的小島,至今千年的遺蹟猶存。我來到秋浦遊玩,三次進入如桃源般的桃陂源。千峯映照着積雪,無數山谷中猿聲啼鳴。我的興致與謝靈運相合,文章與周剛討論。掃去山崖上的落葉,在月光下設席開懷暢飲。溪水正對着大樓山南面,溪水向南奔流。它迴旋形成玉鏡潭,清澈的水洗淨心靈。這裏有着美妙的景緻,可以遠離塵囂。清夜時分方纔歸來,高歌走出平原。別後若經過此地,請爲我向蘭蓀致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浦遊玩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千峯照積雪,萬壑盡啼猿」等句,以壯麗的畫面和生動的聲音,傳達出詩人內心的豪情與超脫。結尾處對友人的囑託,則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