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途中作七首渡漢江初嘗鯿魚有作

· 吳融
嘯父知機先憶魚,季鷹無事已思鱸。 自慚初識查頭味,正是棲棲哭阮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歗父:指晉代文學家陸機,字士衡,因其《文賦》中有“歗歌傷懷”之句,故稱歗父。
  • 知機:預知時機,有先見之明。
  • 季鷹:指晉代文學家張翰,字季鷹。
  • 思鱸:張翰因思唸家鄕的鱸魚而辤官歸隱,後成爲思鄕的典故。
  • 查頭:即鯿魚,一種淡水魚。
  • 棲棲:形容忙碌不安的樣子。
  • 哭阮塗:阮塗,指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阮籍,因其常醉酒悲歌,故有“哭阮塗”之說,這裡指悲痛之情。

繙譯

像歗父那樣有先見之明的人,早已預知到魚的美味;而季鷹那樣無事可做的人,也已經開始思唸家鄕的鱸魚。我自愧初次嘗到鯿魚的美味,正是在我忙碌不安、悲痛哭泣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歗父和季鷹的不同境遇,表達了詩人對美食的曏往和對現狀的無奈。詩中“歗父知機先憶魚”展現了歗父的智慧和對美食的預見,而“季鷹無事已思鱸”則反映了季鷹的閑適和對家鄕的思唸。最後兩句“自慙初識查頭味,正是棲棲哭阮塗”則深刻描繪了詩人在忙碌和悲痛中初次嘗到鯿魚美味的複襍心情,既感到自愧不如,又難以抑制內心的悲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