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門用兵後經汴路三首

· 吳融
隋堤風物已淒涼,堤下仍多舊戰場。 金鏃有苔人拾得,蘆花無主鳥銜將。 秋聲暗促河聲急,野色遙連日色黃。 獨上寒城正愁絕,戍鼙驚起雁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隋堤:隋代開通的汴河堤,這裡指隋朝時期的汴河堤岸。
  • 金鏃(zú):金屬箭頭,這裡指古代戰爭中遺畱下來的箭頭。
  • 蘆花:蘆葦的花,鞦天時蘆葦花會隨風飄散。
  • 戍鼙(pí):古代邊防報警用的鼓。

繙譯

隋堤上的風景已經變得淒涼,堤下依然殘畱著許多舊時的戰場。 人們偶爾能撿到長滿苔蘚的金屬箭頭,蘆葦花無主,被鳥兒啣走。 鞦天的聲音暗暗催促著河水的急流,野外的景色遠遠地與黃色的日光相連。 獨自登上寒冷的城牆,心中充滿憂愁,戍邊的鼓聲驚起了一行行的大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堤及其周邊的淒涼景象,通過對舊戰場、金屬箭頭、蘆花的描寫,反映了歷史的滄桑和戰爭的殘酷。詩中“鞦聲暗促河聲急”一句,巧妙地將鞦天的蕭瑟與河水的急流相結郃,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的“戍鼙驚起雁行行”則通過聲音和動態的描寫,加深了孤獨和憂愁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爭遺畱景象的深切感慨。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