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歌謠辭臨江王節士歌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雲飛。吳雲寒,燕鴻苦,風號沙宿瀟湘浦。
節士悲秋淚如雨,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壯士憤,雄風生。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洞庭: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白波:白色的波浪。
- 木葉:樹葉。
- 燕鴻:燕地的鴻雁,泛指北方的候鳥。
- 吳雲:吳地的雲,泛指南方。
- 瀟湘:瀟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內,常用來指代湖南地區。
- 節士:有氣節的人。
- 悲秋:因秋天而感到悲傷。
- 當天心:正當天空中心,形容太陽位置正當其時。
- 事明主:侍奉明君。
- 雄風:強勁的風,也比喻英雄氣概。
- 倚天劍:傳說中能倚天而立的劍,形容劍的威力巨大。
- 跨海:橫跨海洋。
- 長鯨:巨大的鯨魚,比喻強大的敵人或困難。
翻譯
洞庭湖上白浪滔滔,樹葉稀疏,北方的燕鴻開始飛入南方的吳地雲中。南方的雲寒冷,燕鴻感到苦楚,風聲呼嘯,沙粒宿於瀟湘的水邊。 有氣節的人因秋天的到來而感到悲傷,淚水如雨般落下。白日正當空,照耀着大地,象徵着可以侍奉明君。壯士心中憤懣,英雄氣概隨之而生。 如何能得到那把倚天之劍,橫跨海洋去斬殺那巨大的鯨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抒發詩人的情感。詩中,「洞庭白波木葉稀」一句,既描繪了洞庭湖的壯闊,又暗示了季節的變遷。燕鴻南飛,吳雲寒冷,風號沙宿,這些景象共同營造了一種淒涼而壯闊的氛圍。詩人借節士悲秋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英雄壯志的嚮往。最後兩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更是以豪邁的筆觸,抒發了詩人想要爲國家除害、立功的雄心壯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