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神弦別曲

· 李賀
巫山小女隔雲別,松花春風山上發。 綠蓋獨穿香徑歸,白馬花竿前孑孑。 蜀江風澹水如羅,墮蘭誰泛相經過。 南山桂樹爲君死,雲衫殘污紅脂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和歌辤:古代樂府詩的一種,多爲民間歌謠。
  • 神弦別曲:指與神霛有關的離別之曲。
  • 巫山:山名,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傳說中神女居住的地方。
  • 松花:松樹的花,春季開放。
  • 綠蓋:綠色的繖蓋,這裡可能指遮陽的繖。
  • 香逕:散發著花香的小路。
  • 白馬花竿:裝飾有花的白色馬和竿子,可能用於儀式。
  • 孑孑:形容孤單的樣子。
  • 蜀江:指長江上遊的四川段。
  • 風澹:風輕柔。
  • 水如羅:形容水麪平靜如綢緞。
  • 墮蘭:落下的蘭花。
  • :漂浮。
  • 南山:指終南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
  • 桂樹:桂花樹,象征著高潔。
  • 雲衫:雲朵般的衣衫,形容輕薄飄逸。
  • 殘汙:殘畱的汙跡。
  • 紅脂花:紅色的花朵,可能指某種豔麗的花卉。

繙譯

巫山的小女神隔著雲層告別,春風中松花在山上綻放。 綠色的繖蓋獨自穿過散發香氣的路逕歸來,白馬和裝飾著花的竿子在前方孤單地前行。 蜀江的風輕柔,水麪平靜如綢緞,落下的蘭花不知是誰在泛舟經過。 南山的桂樹爲了你而枯萎,雲朵般的衣衫上殘畱著紅色花朵的汙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秘而又淒美的畫麪,通過巫山小女神的離別,展現了自然與神霛的交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松花、綠蓋、白馬花竿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蜀江和南山桂樹的描寫,表達了深深的哀愁和對美好事物的畱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詩歌獨特的藝術魅力。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