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jī)愁:客居他鄉的愁苦。
  • 河漢:即銀河。

翻譯

在他鄉又遇上了七夕節,住在旅館裏更增添了客居的愁苦。看不到那穿針引線的婦女,徒然地懷想起故鄉的高樓。初秋的風剛剛開始削減夏日的炎熱,新月開始臨近秋天。誰忍心去看那銀河,遠遠地去詢問牽牛星和織女星。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在他鄉過七夕時的羈旅之愁和思鄉之情。首聯點明在他鄉逢七夕的背景,「羈愁」二字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頷聯通過「不見穿針婦」表達對家中妻子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眷戀。頸聯描繪了初秋的景色,風減熱、新月臨秋,以景襯情。尾聯「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愁緒,用不忍看銀河的舉動,體現內心的愁苦,以及那種遙遠的情思。全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質樸自然。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