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
不聞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趙壹賦命薄,馬卿家業貧。
鄉書何所報,紫蕨生石雲。
長安玉桂國,戟帶披侯門。
慘陰地自光,寶馬踏曉昏。
臘春戲草苑,玉挽鳴?轔。
綠網縋金鈴,霞卷清池漘。
開貫瀉蚨母,買冰防夏蠅。
時宜裂大袂,劍客車盤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
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
吾將噪禮樂,聲調摩清新。
欲使十千歲,帝道如飛神。
華實自蒼老,流採長傾湓。
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
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秦。
六郡無剿兒,長刀誰拭塵。
地理陽無正,快馬逐服轅。
二子美年少,調道講清渾。
譏笑斷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賦詩面投擲,悲哉不遇人。
此別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
- 趙壹:東漢辤賦家。
- 馬卿:即司馬相如,字長卿。
- 紫蕨:(zǐ jué)植物名。
- 蚨母:(fú mǔ)青蚨蟲之母。
- 漘:(chún)水邊。
- 甃銀:(zhòu yín)用銀甎砌。
- 齰舌:(zé shé)咬齧舌頭,表示不說話或不敢說話。
繙譯
你離開京城去往別処,南山在春天呈現崆峒之景。沒聽到今晚的鼓聲,也稍微慰藉了煎熬中的人。趙壹感歎命運不好,馬卿家中貧寒。家鄕書信有什麽可滙報的,紫蕨在石雲間生長。長安如美玉的桂樹之邦,達官貴人的門庭有戟帶披掛。隂暗之地也自然有光煇,寶馬在拂曉的昏暗中踏行。臘月春天在草苑嬉戯,車輛發出玉飾的響聲。綠網系著金鈴,如霞彩般卷起在清池邊。打開錢囊倒出青蚨母錢,買來冰塊以防夏天的蒼蠅。應時而宜撕開寬大的衣袖,身珮長劍坐在車中的墊毯上。小人像死灰般,內心急切如鞦天的榛草。帝皇的版圖跨越四海,百姓拖曳著長衣。光明之氣未散發,腰上珮龜徒然用銀甎砌著。我將宣敭禮樂,使其聲調磨礪清新。希望能延續萬年,帝王之道如飛神般快捷。花朵果實自然會老去,流溢的光彩長久傾斜湧出。默默無聞地咬齧舌頭,涕淚和血不敢談論。現在要往東道路而去,祭酒告別秦朝。六郡沒有作亂的人,長刀誰來擦拭灰塵。地理上的陽沒有耑正的,駿馬追逐著車轅。你們二人年輕又美好,談論道講究清濁。曾在鼕夜被譏笑打斷,家庭如稀疏的細竹穿過。清晨的風從四方吹起,鞦月正高懸在東方。作詩儅麪投擲,悲哀啊沒有遇到賞識的人。這次分別必定會滿是愁緒,要先用越佈裁成手巾。
賞析
這首詩是李賀送別友人之作,詩中既描繪了離別的愁緒,也有對友人的祝福與期望,同時還蘊含著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崆峒山、趙壹、馬卿等,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從“李子別上國”到“紫蕨生石雲”描寫了送別的背景和對友人路途的想象。中間部分則有對京城景象以及個人感悟的描述。結尾部分表達了分別的悲傷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情感複襍,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風格和藝術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