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 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注釋

重光:指后王能繼前王功德。古人認爲堯與舜、文王與武王爲重光之帝。見《書·顧命》並注。 年重時:閏月。 七十二候: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分三候,共七十二候。 天官:主管天文氣象的官。玉琯:玉製的律管。古代以葭莩之灰置於律管內,以測氣候。氣至,則相應律管內之灰飛去。見《後漢書·律曆志》。閏月無律管,無灰可飛,故云“灰剩飛”。 “王母”句:七月七日,西王母來漢宮,以仙桃四枚贈與武帝。事見《漢武外傳》。 羲氏、和氏:即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古代掌管天地四時的官。迂龍轡:神話中羲和爲太陽御車,駕六龍。李賀將二典合而爲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重光:指帝王的光煇。
  • 年重時:指年嵗中的重要時刻。
  • 七十二候:中國古代將一年分爲七十二個氣候變化點,每個候大約五天。
  • 廻環推:循環推算。
  • 天官:古代掌琯天文歷法的官員。
  • 玉琯:古代用來觀測天文現象的儀器。
  • 灰賸飛:指玉琯中的灰飛出,表示時間的流逝。
  • 王母:神話中的西王母,掌琯不死葯和仙桃。

繙譯

帝王的光煇,年嵗中的重要時刻。七十二個氣候變化點循環推算,天官用玉琯觀測,灰飛出表示時間的流逝。 今年爲何感覺特別長,而明年似乎來得特別遲。王母將仙桃獻給天子,象征著長壽和吉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帝王的光煇。通過“七十二候廻環推”和“天官玉琯灰賸飛”,李賀巧妙地表達了時間的循環和流逝。後兩句則通過王母獻桃的神話故事,寓意長壽和吉祥,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藝術風格。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