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抱玉:懷抱寶玉,比喻懷有才華或美德。
- 見疑:被懷疑。
- 良寶:珍貴的寶物,比喻賢才。
- 徒勞:白費力氣。
- 直木:直的樹木,比喻正直的人。
- 芳蘭:香草,比喻有德之人。
- 哀:悲傷。
- 自焚:自我毀滅。
- 盈滿:過度充盈。
- 天所損:自然界會削減。
- 沈冥:深沉隱晦,這裏指隱居。
- 道爲羣:與道合羣,指隱居修道。
- 沈碧水:深碧的水,指東海。
- 乘紫雲:乘着紫色的雲,比喻昇仙。
- 魯連:戰國時期的智者。
- 柱史:古代官名,這裏指高官。
- 躡清芬:追隨清高的香氣,比喻追求高尚的品德。
翻譯
懷抱寶玉進入楚國,卻像古代傳說中那樣被懷疑。 珍貴的寶物最終被拋棄,白白地三次獻給君王。 直的樹木忌諱先被砍伐,芳香的蘭草悲傷於自我毀滅。 過度充盈會受到天道的削減,深沉隱晦地隱居與道合羣。 東海深碧的水,西關乘着紫色的雲。 追隨魯連和柱史,可以追求高尚的品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徵表達了詩人對於才華和美德不被理解和珍視的悲哀。詩中「抱玉入楚國」與「良寶終見棄」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賢才被忽視的現實。後文通過「直木」、「芳蘭」的比喻,進一步抒發了正直有德之人常遭不幸的感慨。結尾提到魯連和柱史,表達了詩人對於追求高尚品德的嚮往和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對於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