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

· 李紳
沙洲月落宿禽驚,潮起風微曉霧生。 黃鶴浪明知上信,黑龍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吳門戍,水驛遙迷楚塞城。 蕭索更看江葉下,兩鄉俱是宦遊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沙洲:河中或海邊的沙地。
  • 宿禽:夜宿的鳥。
  • 黃鶴:傳說中的神鳥,此処可能指黃鶴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
  • 黑龍山: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山名,也可能是比喻性的說法,指險峻的山。
  • 火旗: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或標志的旗幟,此処可能指遠処的烽火或信號。
  • 吳門戍:吳地的邊防哨所。
  • 水驛:水路上的驛站。
  • 楚塞城:楚地的邊塞城市。
  • 蕭索:形容景色淒涼。
  • 宦遊:官員因公出差或調任他処。

繙譯

月亮落下,沙洲上的鳥兒被驚醒,潮水湧起,微風中晨霧開始陞起。 黃鶴樓旁的江水波光粼粼,似乎在傳遞著某種信息;黑龍山在遠処隱約可見,倣彿在躲避著前方的路程。 遠処的火旗似乎在辨認著吳地的邊防哨所,水路上的驛站讓人遙想楚地的邊塞城市。 淒涼的景色中,江邊的樹葉紛紛落下,兩地的景象都充滿了官員因公出差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晨江邊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黃鶴浪明”與“黑龍山暗”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江景的壯美,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不安。末句“兩鄕俱是宦遊情”更是深刻地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以及對官場生涯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紳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