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六韻

· 吳融
天曉密雲開,亭亭翠葆來。 芰荷籠水殿,楊柳蔽風臺。 恩洽三時雨,歡騰萬歲雷。 日華偏照御,星彩迥分臺。 葦岸縈仙棹,蓮峯倒玉杯。 獨慚歌聖德,不是侍臣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亭:形容高聳直立的樣子。
  • 翠葆:翠色的華蓋,古代帝王所用。
  • 芰荷:菱葉與荷葉。
  • :覆蓋。
  • 水殿:建在水邊的宮殿。
  • :遮蔽。
  • 風臺:風中的樓臺。
  • 恩洽:恩澤廣被。
  • 三時雨:指春、夏、秋三季的雨,比喻恩澤不斷。
  • 歡騰:歡欣跳躍。
  • 萬歲雷:形容歡呼聲如雷鳴,長久不息。
  • 日華:日光。
  • 偏照:特別照耀。
  • 星彩:星光。
  • 迥分臺:遠遠地分隔開。
  • 葦岸:蘆葦叢生的岸邊。
  • :環繞。
  • 仙棹:仙人的船。
  • 蓮峯:蓮花狀的山峯。
  • 倒玉杯:形容山峯倒映在水中,如同倒置的玉杯。
  • 獨慚:獨自感到慚愧。
  • 歌聖德:歌頌皇帝的德行。
  • 侍臣才:侍奉皇帝的才能。

翻譯

天剛亮,濃密的雲層散開,高聳的翠色華蓋緩緩而來。菱葉與荷葉覆蓋着水邊的宮殿,楊柳遮蔽了風中的樓臺。皇帝的恩澤如春、夏、秋三季的雨,滋潤着大地,百姓歡欣跳躍,歡呼聲如雷鳴般長久不息。日光特別照耀着皇宮,星光遠遠地分隔開。蘆葦叢生的岸邊環繞着仙人的船隻,蓮花狀的山峯倒映在水中,如同倒置的玉杯。我獨自感到慚愧,只能歌頌皇帝的偉大德行,卻不是侍奉皇帝的有才之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皇宮清晨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皇帝的恩澤和百姓的歡騰。詩中「亭亭翠葆來」、「芰荷籠水殿」等句,以華麗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表達了皇家的莊嚴與富麗。後半部分則通過「獨慚歌聖德,不是侍臣才」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敬仰以及對自己身份的自謙。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皇家的氣象,又體現了詩人的忠誠與謙遜。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

吳融的其他作品